农业补贴政策与粮食生产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的概念,也就是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则推进其他“三化”的进程。因此,只有“四化”在互动中实现同步,才能在互动中实现协调,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然而现实情况是,“四化”进程还存在融合不够、互动不足、协调不力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大,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耕地面积受到挤占而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尤其是口粮种植获得的收益极低。以湖南省宁乡县水稻种植为例,亩年均利润为155.35元。一个家庭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种植的粮食,不如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几天的收入。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新生代农民普遍弃农,种粮人才出现断层。长此以往必将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威胁。因此,为保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就必须增加农民劳作收益从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但是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在其具有基础性战略地位的同时,其生产效益偏低也是根本属性之一,国家必须通过行政管理和财政补贴的手段来增加农民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但是农业补贴是个大问题。我国已经在逐年增加农业补贴资金,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其中包括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同时通过市场调控机制,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但是在对湖南省宁乡县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现行的农业补贴政策还存在很多明显的问题。农民反应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目前的按地补贴政策。这使得农民种不种地,种多种少都拿的是一样的补贴,而且对于种粮大户这种补贴就是杯水车薪,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政府要明确农业补贴是补给所有农民——包括种地和外出务工的,还是补给土地——即真正种地的农民,是单纯为了提高农民本身的收入还是提高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增加种地者的收益。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农业协定》,我国可利用的支农补贴中的“黄箱补贴”、“绿箱补贴”等都还需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借鉴美国、欧盟等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有些明显的问题可以进行改进。例如美国补贴方式中有对收购价格进行的补贴,我们也可以以农民上交的商品粮多少为补贴对象,让那些种粮的农民能够得到收益。这样自然有许多农民愿意把粮食亲自送交国家粮库而非卖给中间商,同时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励农民多种粮,并且自然的使农业补贴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另一方面注重对农业保险业务亏损的补贴,强化农业保险防灾补损职能,健全农业风险补偿机制,最终构建起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四化同步”背景下的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供稿:韩娟)